12月24日,中國支付清算協(xié)會(簡稱“支付清算協(xié)會”)公布了《2018年移動支付用戶調研報告》。報告顯示,個人信息泄露是用戶使用移動支付過程中最常遇到的安全問題。
2018年,用戶認為在支付過程中遇到的安全問題排名第一位是個人信息被泄露,占比為81.0%;排名第二位是手機掃描到偽假條碼,占比為70.1%;排名第三位是賬戶資金被盜用,占比為67.5%;最后是付款碼發(fā)送給他人,占比為41.2%。
報告稱,用戶最期望市場主體及時進行支付風險提示和暢通投訴渠道,保障移動支付安全和客戶合法權益。支付清算協(xié)會有關負責人認為,這說明用戶除了關注自身賬戶資金安全,對個人隱私信息的保護意識也在增強,需要廣大市場主體在提供移動支付服務的同時,也要加強對用戶敏感信息的保護,在信息采集、處理、存儲、使用等環(huán)節(jié)建立起符合監(jiān)管、安全完善的管理機制。
從使用習慣來看,用戶使用移動支付的頻次較高,每天都使用的用戶數(shù)量持續(xù)提升。2018年,用戶使用頻率持續(xù)提升,有80.1%的用戶每天使用移動支付,比2017年上升1.4個百分點;一周使用2至3次移動支付的用戶占比為14.4%;有2.0%的用戶每周使用1次移動支付;半個月使用一次移動支付的用戶占比為1.4%;一個月使用一次移動支付的用戶占比為1.2%;有1.0%的用戶不常使用移動支付。
報告顯示,移動支付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多為500元以下,以服務小額便民支付領域為主。2018年,有43.16%的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在100元以下;29.48%的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在100至500元,與2017年基本持平;13.4%的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在500-1000元,較2017年下降1.4%;13.96%的用戶單筆支付金額在1000元以上,較2017年相比上升1.36%。
值得注意的是,近兩年來,生物識別技術在移動支付領域越來越廣泛,指紋和人臉識別技術最為廣大用戶了解。與2017年相比,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范圍進一步擴大,已成為手機解鎖、用戶身份驗證、PAY類支付等場景,主流驗證手段也引來眾多機構的布局。不過,用戶在使用生物識別技術進行移動支付身份識別和交易驗證時,首要擔心的問題仍然是個人隱私泄露和存在安全隱患。
據(jù)介紹,《2018年移動支付用戶調研報告》報告由中國支付清算協(xié)會移動支付和網(wǎng)絡支付應用工作委員會及相關成員單位成立的課題組完成,重點針對用戶基本屬性、用戶使用偏好、用戶滿意度等內容開展延續(xù)性調查,本次調查共收到76671份有效問卷。
轉載請備注文章來自:http://m.ssll180.com/wenda/zhifu/967.html
?
【免責聲明】本站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
看了以上文章的44.75%用戶還看了以下內容:
看了以上文章的44.75%用戶還看了以下內容:
看了以上文章的26.02%用戶還在看以下內容:
看了以上文章的26.02%用戶還在看以下內容:
看了以上文章的16.43%用戶還看了以下內容:
看了以上文章的16.43%用戶還看了以下內容:
POS機網(wǎng)文章上一篇:銀聯(lián)發(fā)文加強減免類商戶管理,跳碼時代即將過 ;POS機網(wǎng)文章下一篇:Paypal已經(jīng)完成檢測認證,繼續(xù)申請支付牌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