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6 資深UI設計者
編輯導讀:經過這次疫情,很多還在猶豫要不要經營私域流量的零售商都行動起來了。隨著公域流量越發昂貴,私域流量似乎成為了保持增長的新藥方。但是,想要玩轉私域流量并非手到擒來。本文將從三個方面對此展開分析,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年之前,對于很多品牌商和零售商來說,要不要經營私域流量,要不布局私域業態,可能還是掛在PPT上不痛不癢的概念。
疫情逆轉了這一切,從公域到私域全線布局,成為了品牌商和零售商的常態化選擇——這不僅關乎增長或者下跌的多寡,甚至還關乎不少實體業態的生死。
當線下客流越發稀落,公域流量越發昂貴,私域流量、私域業態,似乎成為了保增長的新藥方。
所謂的私域,與之對應的概念就是公域,是指一次獲取之后,可以反復觸達、長期運營的客戶關系,如企業通過公眾號、小程序、微信群等圈定的用戶群體。
私域玩得好,增長跑不了?
話雖如此,但玩轉私域流量,也并非手到擒來那般簡單,厘清存量增量關系,擺正公私兩域位置,是順利開張的前提。
從線下發家的名創優品創始人葉國富,一貫不怎么看重線上渠道。
線上渠道,在名創優品一直是小打小鬧——2019年底之前,其線上營收貢獻率只有1%左右。
但過度倚重線下的模式,在疫情面前,被打得七零八落——名創優品關店率一度高達50%,開業門店業績一度下跌了95%。
要活下去,除了轉道線上別無選擇,這是名創優品第一次把線上當作第二主場,微信群、小程序、公眾號等工具迅速集結起來,公司業績也在年中恢復到疫前水平。
于名創優品來說,快速回血的私域大盤,相當于風險緩沖帶。
而那些趁早挺入私域的零售商,如步步高,在疫情期間,業績不降反增,4月交易額相比去年12月提升了四成左右。
一個疑問隨之而來,疫情期間迅速膨脹的私域大盤,到底是特殊時期的曇花一現,還是可以長期持續的數字資產?私域大盤和傳統的客戶群體,到底是零和的替代關系,還是全新的增量?
這個答案非常復雜——從短期來看,似乎是零和關系,或者說從行業大盤來看,有一定的替代性;
但對于單個企業來說,增量效應顯著——客戶從線下大盤到線上大盤的趨勢性轉移,很大一部分沉淀在私域大盤里,私域業態走到前列的企業,可以攫取結構性紅利。
對此問題,天虹數字化經營中心總經理譚曉華很有發言權。
天虹與微信生態結合,始于七年前,目前已經積攢了3000多萬會員,此前,天虹百貨的線上銷售額貢獻率不到1%,如今已經常態化維持在15-16%左右,疫情結束之后,也沒有明顯回落。
增量體現在市場的拓寬上。在線下,天虹僅在8個省份的26個城市開設有線下門店,但借道私域大盤,天虹的商品銷往了22個省份的300多個城市。
“你的服務范圍跨越到原有的門店3公里、1公里范圍之外,在產生銷售的時候,那就是百分之百的增量。”譚曉華很是滿足。
私域帶來的交易,還能緩沖線下渠道凋落的風險,有望成為彌補實體門店業績下降的第二條增長曲線。
譚曉華的危機感一直高懸,實體比重的下降是長期趨勢,做私域,未必能“馬上就能彌補下降,但是至少有了這一塊的增長和增量,是可以讓下降的趨勢,比如從原來下降的10%,現在只下降2%了”。
私域大盤的增長,還提升了天虹博弈品牌商的話語權。
此前,天虹線下門店中,只有一家蘭蔻專柜,并不是很受重視,“以前這種品,是不愛跟百貨商超一塊玩的”,譚曉華并不諱言。
但今年3月份,天虹發起的一場小程序直播,幫助蘭蔻賣貨230多萬元,讓后者很是驚喜,心甘情愿給出了A+級別的線上代理授權。
如果看不到私域的增量價值,那么商家斷然不會全力投入。
嚴格來說,流量并不稀缺,稀缺的是低成本流量——公私兩域流量,也并無絕對的好壞之分,而私域的獨特價值在于其再生和循環。
因此,多數商家都是“公私兼顧”,但在不同平臺的布局,具有互補性和差異性。比如全渠道布局的蘭蔻,在微信上聚集的是粘性用戶,因此,加強限量特供、新品種草和專屬服務是其側重點。
即便在微信生態體系里,也是既有公域,也有私域。
在微信支付運營副總經理雷茂鋒看來,視頻號算是微信生態里的公域流量挖掘機,幫助商家從微信12億用戶的公海里,引流轉化。
歸根結底,私域與公域的關系,就如同海洋和河流——不與海洋銜接的內陸河,面臨水流干涸之險;大河東流,百川入海,又為海洋引入綿綿不絕的水流。
與此同理,私域流量和公域流量,也并非互斥關系;開源活水之下,雙方可以互相引流,互為增量。
舉例而言,企業開通視頻號直播時,可以通過提前預告等方式,把沉淀在小程序、公眾號、企業微信群的忠實會員導流過去,為視頻號直播增加人氣,這就是私域為公域引流。
正是借助公私兩域流量聯動的打法,今年11·11,香港莎莎的小程序銷售額同比增長了830%。
相比于其他平臺可以快速引爆的公域流量,微信平臺私域流量的挖掘和積攢,可能是個慢功夫,但其價值在于,一旦沉淀下來,轉化率要高得多。
今年2月底,上門定制男裝品牌量品的首場直播帶貨,沒有網紅加持,也沒有經驗支撐,兩小時內僅僅吸引了1.1萬人觀看——這個觀看量著實有些拿不出手,但銷售額卻超過了50萬。
而天虹常態化的直播里觀眾甚至只有幾千人,也能賣貨幾十萬。
如今,微信支付的月活用戶已經邁過12億大關;今年1-8月,小程序實物商品GMV同比增長115%,品牌自營GMV同比增長210%。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其交易額有望突破2萬億元。
12億用戶,2萬億GMV明晃晃的擺在那里,但能否把公海的水舀到自家池塘里,需要本事。
對于開設了線下門店的商家來說,前期存在一個低成本的紅利轉換期——比如在支付完成頁,設置積分優惠、會員跳轉等功能,把一次性顧客轉化為長期會員,而后通過企業微信、小程序、公眾號、視頻號等持續激活,通過存量的線下服務去連接顧客,基本上無需太多額外投入。
當然,接下來,在存量客戶全部在線沉淀后,想要繼續擴大私域基本盤,可能就需要通過微信朋友圈廣告、支付頁廣告等去拉新轉化。
但花錢買來的私域流量性價比高不高,歸根結底在于能不能持續轉化——微信平臺的小程序觸點繁多,立體組合應用挑戰大,可運營點容易遭到忽視,因此,提升流量利用和交易轉化效率,才是重中之重。
于商家來說,河道建起來不是終點,不能轉化的私域流量也沒有價值。
社區電商興盛優選的方法是發動外部的螞蟻雄兵,依賴社群裂變,引導幾十萬名團長轉發商品和活動,11.11當日日訂單突破1200萬單。
天虹的路徑則是“全員持槍上崗”,5萬名導購“人人會直播”。
其實,除了少數種子選手外外,不是每個導購都擅長直播。最開始,天虹導購們心理壓力很大,覺得一場直播賣不出去幾萬十幾萬,都拿不出手。
但譚曉華的看法是“聊勝于無”,“哪怕你搞一場直播,只有三個人觀看,你在店里一次只能服務一個顧客,現在能服務三個,這就是價值”,譚曉華說,“我們從過去的功利模式過渡到了現在的養生模式”。
所謂的“養生”指得是,并不僅僅以銷量為單一KPI,“特價搶購、新款種草、展示搭配,云走秀,都可以”,門檻低一點,才能實現總動員。
歸根結底,公域、私域流量,沒有好壞之分,都是多多益善,因此,公私兼顧、公私合營,可能才是最優選項。
連接一切的微信,既要考量C端用戶體驗,又要顧及B端商家利益。
挖掘私域價值時,如何做到不打擾不討嫌,避免變成人人嫌惡的微商?
這是商家和微信面臨的共同挑戰。
不打擾用戶,是微信一直堅持的底線,但具體到某個功能,邊界的精準拿捏,殊為不易。
雷茂鋒認為,解決方案就是把所有的選擇權交給用戶——用戶一旦覺得打擾,就可以關閉相關功能。
此外,微信也在分層開發針對B端商家和C端用戶的不同產品,來設置隔離帶和緩沖帶,企業微信就是典型例證。
早期,顧客添加導購個人微信,后者朋友圈可以無限制發放導購和廣告信息,可能會對用戶造成打擾,而且,導購還能查看顧客朋友圈,有些顧客注重隱私,可能就不愿意添加好友。
但企業微信用戶看不到好友朋友圈,而且發布朋友圈次數也有限制,如此一來,很多顧客就打消了顧慮。
而對于商家來說,企業微信的優勢在于好友無上限,無需再增設微信小號做運營;支持人滿自動裂變新群,無需手動拉群;支持離職繼承功能,一線導購離職后,客戶和群都可以100%平移給交接人,避免客戶流失,等等。
也是因為顧忌到C端用戶的體驗,微信上線商家功能的步子,邁得都比較謹慎。
品牌商向微信提出一個需求時,通常收到的答案是“我們回去要商量一下”。
而后要經歷長達三四個月甚至半年一年的左右糾結和反復評估,內部論證這一功能和微信的基本價值觀是否一致。
曾有天虹的運營人員為此抱怨,覺得微信某些時候反應太慢,但譚曉華的回答是“你不要嫌他們慢,他們做出來一個東西就不會再回退,因為回退是很可怕的,或者這個平臺不經營了,對我們商家來說那是致命性的打擊。”
一旦評估某些功能會遭遇C端用戶的集體反感,這樣的功能就不會上線——比如,曾有商家提議,能否開發一個群轉移功能,直接把朋友圈潛在顧客遷移到微信群,方便商家運營轉化,但這樣明顯打擾用戶的功能,應該永遠都不會上線。
盡管微信拓展私域業態的進展也不是一帆風順,盡管商家私域業態的進展快慢不一,但2020年,顯然是私域業態的大年景,疫情之后,沒有多少商家再對私域流量“視而不見”。
文章來源: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作者:財經故事會
藍藍設計( m.ssll180.com )是一家專注而深入的界面設計公司,為期望卓越的國內外企業提供卓越的UI界面設計、BS界面設計 、 cs界面設計 、 ipad界面設計 、 包裝設計 、 圖標定制 、 用戶體驗 、交互設計、 網站建設 、平面設計服務